7月31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循证中药平行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论坛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疗效评价分会承办。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主任张伯礼院士,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创建主任李幼平,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副总编辑王君平,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姚晨,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刘建平,以及临床心血管病专家和企业家代表参加会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俊华主持此次论坛。
会议发布了《中成药临床研究年度报告(2020-2021)》和《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临床证据分析报告》,临床心血管专家和循证医学专家围绕“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与不足”和“如何做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进行了高端对话。本次论坛线上观看达30万人次。
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循证中药平行论坛
2020-2021中成药临床研究年度报告:心血管疾病是研究热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着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和方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守正创新的成果,临床使用广泛,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医药产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为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指明了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致辞
张伯礼院士在发言中表示,“中医药数千年传承发展,历久弥新的根本是中医药临床疗效,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疾病问题和健康需求,中医药学保持与时代同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面对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服务需求的增长,中医药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要解决好中药产品质量和临床疗效证据两个关键问题。循证医学是基于证据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和科学决策的国际公认方法,不仅适合西医,也可以指导中医药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运用世界公认的研究方法生产彰显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高质量证据,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
在本次论坛上,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挂职副主任、天津市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郑文科发布了《中成药临床研究年度报告(2020-2021)》,从疾病热点、研究特征、变化趋势、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规范等方面,深入解读了中成药临床研究年度进展,并提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张俊华主持会议
发布中成药临床循证评价证据指数TOP榜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药防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具有丰富的实践,且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和经济性综合优势突出。
基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创建的中医药循证评价证据库系统(EVDS),对治疗心律失常和心衰的中成药临床证据进行评价和转化研究,结合专家研判,形成了中成药临床证据指数排行。本届大会聚焦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两大病种,发布了2022年度“中成药临床循证评价证据指数TOP榜”。其中有5个中成药入选治疗心律失常证据指数TOP榜单,9种中成药入选治疗心力衰竭证据指数TOP榜单。
心律失常中成药循证评价证据指数TOP榜
心力衰竭中成药循证评价证据指数TOP榜
高端对话:做好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临床评价研究
本次论坛两场高端对话分别围绕“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与不足”和“如何做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开展探讨,张伯礼院士、刘建平教授、朱明军主任、王保和教授、张俊华教授、赵英强主任、李春洁主任、戴国华主任、徐强主任、高晟主任、黄宇虹主任、王贤良主任等专家和企业代表参加。专家们就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优势、如何明确中成药临床价值定位、如何设计适合中药特点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加强核心指标集(COS)研究以及加强中西医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相关意见和建议对开展高质量中医药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